海南:放寬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的限制!中國大農場時代來臨?

? 行業知識 ????|???? ?2020-10-25 08:26
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、海南省政府辦公廳15日公布《關于大力發展農村市場主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十八條措施》稱,海南將放寬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的限制,制定社會資本下鄉市場準入負面清單,清單外領域全面取消許可和審批,實行“承諾即入制”。

該措施明確,海南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以資源資產作價入股、資產托管、租賃、承包經營等多種經營模式與社會資本合作,共建農業產業園、創新創業園、農業科技園和鄉村旅游示范區。政府投資、扶貧資金、涉農財政項目投資可作為資本金,入股經營主體獲取分紅收益。
 
海南支持投資鄉村建設的企業積極參與村莊規劃工作,探索規劃、建設、運營一體化。村莊規劃可預留不超過5%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,重點用于農村村民住宅、鄉村公共設施、公益事業建設及鄉村旅游、現代服務業、高新技術產業等發展。集體經濟項目年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,由市縣統籌安排給予一定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,用于集體經濟發展,禁止用于房地產開發。
海南:放寬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的限制!中國大農場時代來臨?(圖1)
海南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村莊內零星、分散的集體建設用地先行組織復墾為農用地后,將騰挪出的建設用地指標調整到其他適宜地區入市。建立公平合理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,入市取得的收益,經市縣政府與村集體商定,可提取一定比例的增值收益調節金,剩余收益歸村集體和村民所有,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資產追加量化成員股權。
 
為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,海南鼓勵農戶自行通過協議將閑置宅基地或閑置農房流轉給經營者,或將閑置宅基地統一流轉給村組織,由村組織自行經營或對外招商經營。盤活閑置宅基地建設鄉村人才公寓,用于為下鄉人才或入駐企業提供房屋租賃服務。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,允許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。
 
該措施明確,海南將盤活鄉村閑置公益設施,將失去教育功能的閑置校舍以“零租金”形式交由村集體單獨經營或與其他市場主體合作經營。可依法將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,通過入市或合作聯營等方式開發利用。鄉鎮所屬的農場、林場、漁場等可按規定委托村集體運營。
 
海南將建立城鄉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。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,逐步將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、集體資產的使用權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股權、宅基地使用權、房屋所有權、農業生產設施使用權等納入交易范圍。
 
延伸閱讀:
 
通讀歷年來的一號文件,不難發現,國家對三農發展政策,有一條主線越來越清晰和堅定:
2013年提出,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、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流轉。其中,“家庭農場”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。
2014年確定,進一步解放思想,穩中求進,改革創新,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,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,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。
2015年確定,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。
2016年強調,要用發展新理念破解“三農”新難題,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2017年提出,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 
列出來后,您發現了什么?
 
土地流轉要加快速度,農村城鎮化要加快速度,中央對“三農”改革創新力度前所未有的大,所有新難題必須破解,要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,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下去!
讀今年中央的一號文件,最切身的體會就是這次農業轉型高度“具體”,都是牽一發動全身,絕不是一村一鎮一縣可以自做主張的無序行為。農林牧副漁,單打獨斗真的玩不轉了。
 
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絕對是政府牽頭的行為,需要各行業之間橫向聯合,縱深貫穿,才有可能實現協調發展共贏局面。
有資深人士大膽預測,近幾年三農方面,即將到來的三大新動向:
一、以政府牽頭(或政府默許方式發起)的農村大合作化時代即將到來。
二、未來,農民將成為一種職業。也就是以當專職農民掙工資的時代即將到來。
三、未來的農村愿景:高度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。這,就是中國政府正努力要實現的中國夢!
 
      微信搜索:“睿婕輕鋼別墅
      500套高端別墅模板任你選!
      或者搜索微信號:rjbieshu